不愛吃罐頭小菜,不愛買開罐就能吃的食物,總覺得沒自己煮的好吃健康,但是久久不吃,又會突然想念得緊,特別是土豆麵筋。
媽媽煮菜調味不愛放糖,而我從小成長在客家庄,更是沒這習慣。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喜歡吃起來帶點甜味的菜餚,也許是極幼小在台南時的回憶,也或許是血液根源的習慣,帶點甜味的食物總能安撫我的心。
在童年的記憶裡,這種帶著甜鹹甜鹹的滋味只出現在偶爾一次的稀飯小菜裡。討厭稀飯,但只要加了土豆麵筋跟肉鬆,就是有滋有味的一碗。
即使後來因為腸胃變差,稀飯只要喝超過一碗就很容易因為不舒服吐光光,但是只要一提起稀飯,大腦所連結到的記憶氣味總是飄著甜孜孜的土豆麵筋與肉鬆的香味。事實上家裡也極少出現稀飯與這類罐頭食物,只有在國小時偶爾一家人都在的假日早晨會出現,有時候會錯覺以為,這是一家團聚的味道。

那天在超市,走過罐頭區的貨架時,像是勾動了某種情懷似的愁悵,極難得的買了一罐小瓶玻璃裝的土豆麵筋。但有些味道,還是只有在記憶裡比較美好,開來佐餐時才吃幾口,便覺得舌尖甜得發澀,香氣不復童年回憶時的美好,跟蘇先生兩個人才吃了小半罐便難以舉箸。後來收在冰箱裡的半罐土豆麵筋,總像是閃著微光似的只要打開冰箱,便忍不住看兩眼要拿它怎麼辦,好吧~直接吃不喜歡,那我拿來料理入菜,總可以調出我喜愛的味道,讓童年的回憶留在童年,用新的食物味道寫新的回憶好了。

==============================================================

土豆麵筋燒油豆腐海帶絲

材料
大蒜1瓣,拍末備用。
朝天椒1根,切末備用。
蔥2隻,切蔥花。
土豆麵筋罐頭半罐,湯汁也要。
海帶絲一包,不用先燙過,用剪刀剪成一段段。
義美油豆腐三顆,切片備用。
油泡,一手抓起握住的量(油泡應該是麵筋拿去炸成的,煮進湯汁軟化後就像罐頭麵筋的外型與口感)。
醬油1/2大匙
糖1又1/2小匙(怕甜的可以少放或不放)
水適量
香油數滴

作法
炒香蒜末朝天椒末跟一點點蔥白,把油豆腐也丟下去略炒。
土豆麵筋連湯汁一起倒進鍋中,加入醬油與糖,加入適量水(可以試試味道並做調整)。
等鍋子溫度拉高時,倒進海帶絲,蓋上鍋蓋煮至海帶入味(中間要偶爾打開來拌一下,並注意湯汁不要燒乾),起鍋前灑上幾滴香油與蔥花拌勻。

筆記
這樣煮意外的很好吃,連因為吃素被迫在加班時一直吃罐頭而吃膩這種味道的蘇先生也讚不絕口。
稀釋開來的甜味不會再在舌尖甜到苦澀,又因為蔥花的香氣與微微的辣味,整體味道比較平衡,煮好的油泡吃起來比罐頭裡的麵筋好吃多了,可能是味道沒這麼重的關係。

其實海帶絲我本來是想買來做涼拌小菜的,結果被我拿來清掉剩的土豆麵筋,味道也還可以接受,但下回如果有機會再作,可能用海帶根會比較適合。
不過罐頭....大概是一年買個一罐來吃吃而已,可能要等很久才有機會出現這樣菜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gfly19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